
昨天,云南省第24期婚姻心理双证班心理疏导之《社区管理心理疏导》课程开课啦!我们请到了从事研究青少年、老年社区及社会工作8年,中级社工师,心理疏导职业技能讲师——王宇老师。
社区生活中的偏见、攻击和帮助
课程一开始,王宇老师首先带学员了解社区生活中的社会心理学概念,了解习俗和社区管理中的主要矛盾。
大家先来感受下以下名词。
社区生活中的偏见、攻击和帮助。
替罪羊理论
社会统一理论
帮助行为的社会交换
。。。。。。
看完感受如何?是不是已经满脸黑人问号了

是不是已经被心理名词虐到怀疑人生了?
但在课堂上,王宇老师用风趣幽默贴近生活的一个个案例让学员深刻理解这些晦涩难懂的名词。
案例扮演,考验演技的时候到了!
理解晚社会心理学概念,是时候来学习一下心理疏导技术。
首先先来一个案例扮演

演员已经到位,我们来看现场照片吧。



案例扮演过程中,学员们在角色中尽情发挥,现场一度爆笑连连。
案例分析,运用四步七要领心理疏导技术

学员在女孩李倩和男孩赵琦相互吸引相互欣赏最后未婚先孕而引发的两家矛盾冲突中,学习社区管理心理疏导实操练习。

案例延展,有目标就请行动
事后,李倩阿姨找到居委主任,有了以下对话:
李倩阿姨:倩倩回来,我可以帮着照顾她;孩子别打掉了,就生下来吧,但是,赵家一定要承诺让他们两个结婚,把钱压在我这里,我保证一分都不会花掉,以后全部给我们倩倩当嫁妆,全部给她。
主任:嗯,这样倒也是一个蛮好的结果。可是,没有希望的。
李倩阿姨:对,我知道,没有希望的,我也是心里真么想想,怎么可能呢?
主任:我是说,世界上没有“希望”这样东西,只有行动和结果;你做了什么,就会有相应的结果,你不做什么,“不做什么”也是一种行动,也会有个结果。我听见对于倩倩这件事情,你心中有一个答案。你是准备做点什么,还是准备不做什么?
对的,心中有了答案和决定,就去做点什么吧!
世界上没有“希望”这样东西,只有行动和结果!
以上,小编小可爱与你们共勉!